进入小满时节,天气炎热潮湿,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,又因为不少人在夏天喜食生冷,导致湿气在体内累积,并因此出现精神萎靡、四肢困倦酸懒、口舌发粘、心烦气躁等症状,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祛湿,就可能会引发疾病。小满保健养生8个有助于祛湿的穴位。


血海穴

取穴方法:

坐在椅子上,绷直双腿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,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群,肌肉群的顶端就是血海穴。


按摩功效:

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,是治疗“血症”的重要穴位,具有养血活血、健脾化湿、祛风止痒的功效,是防治妇科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皮肤科疾病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。


丰隆穴

取穴方法:

丰隆穴在小腿外侧,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,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,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。


按摩功效:

丰隆穴是临床“祛痰”的主要穴位,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,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。


阴陵泉穴

取穴方法:

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,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,与阳陵泉穴相对。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,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,它是胫骨,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,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,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。


按摩功效:

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,它能够健脾益气,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,能健脾化湿、通利三焦、消胀利水。


中脘穴

取穴方法:

中脘穴位于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处,即一个横掌的距离。


按摩功效:

中脘穴为胃的募穴、又为腑会之所。脾胃互为表里,同为后天生化之本,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。因此,按摩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、健脾祛湿、和胃理气,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、便秘等症有很好的效果。


足三里穴

取穴方法:

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。


按摩功效:

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,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,除湿自然也少不了它。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。


承山穴

取穴方法:

稍稍用力踮起脚尖,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。


按摩功效:

承山穴是人体最有效的祛湿要穴,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,排出人体湿气。有些人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,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,表明体内有湿气。


天枢穴

取穴方法:

取仰卧的姿势,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边两寸处。


按摩功效:

天枢穴属于胃经,又联系大肠,最能通肠道、排宿便,按摩此穴可促使湿邪、毒邪从粪便排出。


合谷穴

取穴方法:

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,拇指食指像两座山,虎口似一山谷,合谷穴就在其中。


按摩功效:

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,具有升清降浊、宣通气血的功能,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