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时节到来,气温逐渐攀升,在逐渐炎热的天气里,人们容易感到心烦气躁,焦虑不安而好发脾气,身体免疫力也有所下降,易感不适。传统中医养生学认为,此时正是春夏之交,人们应当顺应节气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。立夏后养生小常识。


饮食养生

立夏时机体的免疫功能较为低下。特别是老年人,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,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,甚至可能因此而发生猝死。所以,在春夏交际之时要顺应天气的变化,做好自我调节,重点关注心脏保养。养心可多吃豆制品、鸡肉、瘦肉,多喝牛奶等,既能补充营养,又起到强心的作用。

另外,立夏时肝气渐弱,此时饮食应增酸减苦,补肾助肝,保证胃肠功能正常。多食用酸性的食物,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。乌梅、山楂、木瓜均具有收敛、固涩的特性,可以用来治疗泄泻、虚汗等病症。若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,会造成身体内、外皆热,易出现上火的痤疮、口腔溃疡、便秘等病症。

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,饮食上宜清淡、多补水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生素,可多吃些西红柿、青椒、冬瓜、西瓜、杨梅、桃、李等新鲜果蔬;补充水和无机盐,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,豆类或豆制品、香菇、水果、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。


起居养生

立夏时节,天气逐渐炎热,温度明显升高,但早晚仍比较凉,日夜温差仍较大,早晚要适当添衣。另外进入立夏后,昼长夜短更明显,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,睡眠方面也应相对“晚睡”、“早起”。

当然,晚睡早起会导致晚间睡眠不足,而人体经过一上午的工作或劳动,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。此时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、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。

一般来说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,午睡时间过长,一旦醒来就急忙起床去工作或学习,因脑部供血量不足,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,使人感到头昏脑胀。因此睡醒后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。

另外,夏日午睡固然重要,但却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。德国医学家研究发现,有些人因身体状况与健康人有差异,不适宜午睡。如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,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睡。


运动养生

夏季是阳气最旺的时节,运动养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,适度运动。锻炼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,尽量避免在10时至15时紫外线最强的时候锻炼,活动场地宜选择在河、湖水边、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,这样更有利于提高锻炼效果,增进身体健康,并保证充足饮水。

夏季人易多汗,体能消耗大,身体往往比较虚弱,因此运动要注意不要过量,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,否则可能导致低血糖、抵抗力下降,轻者头晕,严重的还会出现昏厥。

夏季应以轻松运动方式为主,如太极拳、健身操、慢跑、散步、瑜伽等。运动刚结束时,人体仍处于代谢旺盛、皮肤血管扩张的状态。这时如果立即洗澡,皮肤受到刺激,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,反而会使散热困难、体温升高。因此在夏季,运动后应适当休息饮水,过一会儿再洗澡,洗澡时最好选用温水,不要用凉水。


情志养生

《摄生消息论》曰:“更宜调息净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热亦于吾心少减,不可以热为热,更生热矣。”立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,“暑易伤心”,高温天气易使人“心躁”。

因此,立夏之后尤应重视情志养生,一忌肝火,尽量避免生气、焦虑、抑郁。二忌心火,减少心烦、懊恼、躁动不安。宜清静养神,静心宁神,摒除杂念,避免不良精神刺激,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。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,如钓鱼、绘画、下棋、种花等。